近來,有“鈦行業潰散是樓市崩盤的先兆,中國經濟開始殘酷篩選期”的觀點在網絡和微信中傳達擴散。對此,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認為,“調整論”比“潰散論”更附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中國純鈦行業通過5年左右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后,還要在轉型升級中發展30至50年。
今日出爐的國內經濟數據不大樂觀,特別市場經濟增速創近5年半新低,另外歐美市場表現亦不大好,倫鎳價格將面臨兩面夾擊,下跌趨勢難以轉變,跌破15000關口或是事實。預計,明日國內純鈦價格繼續偏弱運行。如今判斷中國純鈦板業現已達到最頂峰,如今還太早,當前鈦行業的使命是習慣實體工業結構調整、上下游工業再平衡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改進和復蘇的緩慢進程。因而,在三五年低谷期內,會關閉一批公司,但鈦業不會潰散,而是通過調整后會更好一些。后期鈦棒需求量還將繼續減少,預計,短期內鈦棒價格仍將弱勢持穩;鈦板材方面,受市場成交不暢的影響,短期內鈦板價格將以弱勢盤整為主。
美、日、歐等西方發達國家近百年來的發展史證明,鈦業在加快工業化進程中是重要的戰略支持工業,變成發達國家后,鈦行業依然是重要的材料供應基礎工業,依然還需要發展。中國正處于加快工業化后期,中西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許多鄉村還比較落后,完結城鎮化最少還需要20年。因而,中國純鈦板行業通過5年左右的結構調整和再平衡后,還要在轉型升級中發展30至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