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
鈦合金行業而言,最為悲哀的并不是經濟增速的下滑,而是經濟轉型帶來的第二產業的快速下行。事實上,經濟增速下滑相對平滑。2014年GDP增長7.3%,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僅下滑0.5個百分點,而海綿鈦表觀消費增速由2014年的0.8%下滑至2015年的-5.2%,下行了6個百分點。海綿鈦消費增速的下降幅度遠大于經濟增速的下降幅度。經濟轉型引發的第三產業崛起以及第二產業萎縮是海綿鈦消費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從產業結構 看,2012年開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開始超過第二產業。而從GDP增速貢獻率來看,2015年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的分量大幅上升,第二產業對 GDP增速的貢獻率由2014年的47.1%下降至36.8%,而第三產業對GDP增速的貢獻率由2014年的48.1%上升至58.8%。“經濟增速下降與經濟轉型加速二者疊加對鈦合金行業來說是雪上加霜,而這兩個因素可能才開始發酵,完全看不到好轉跡象。”華東地區某鈦企人士直言,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正在推動第二產業加速去產能。不論是政府表明流動性寬松不能影響市場出清,政府強調要下決心淘汰一批舊產能,對“僵尸”企業和絕對過剩產能企業狠下刀子,用鈦行業勢必加速下行,鈦材需求下滑剛剛開始。
2015年5月以來,由于下游需求走弱,且鈦材價格跌幅遠超鈦鐵礦石價格跌幅,鈦企本就微薄的利潤被迅速侵蝕,轉為虧損,并不斷惡化。近期,鈦板跌幅相較鈦棒更甚,
鈦板廠商的煉鈦虧損要比鈦棒廠商嚴重。“由于下游需求短期內不會改善,2016年鈦企仍面臨虧損困境。”寶雞某鈦企人士說。實際上,在不斷消耗現金流的情況下,捉襟見肘的鈦企除了繼續尋找低成本資金注入外,只能通過降本減產來度過“寒冬”。未來一到兩年,鈦企減產將成為常態。曾幾何時,貿易商是鈦合金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群體。時至今日,鈦材價格跌跌不休已將貿易商迅速擠出市場。失去了貿易商這一中間墊,鈦材流通也缺失了價格緩沖過程,價格下跌更順暢了。
鈦材價格的下跌必將通過鈦企的破產倒閉或兼并重組來實現??紤]到行業的“需求冬季”剛至,一旦現金流枯竭,重置成本極高的鈦企不得不全面停產。這種情況集中出現的話,鈦合金行業將面臨“停產潮”。鈦合金行業去產能勢在必行,無論是虧損加劇還是去庫存化都會導致鈦企的集體減產行為,且2016年鈦企減產力度相對2015年更甚。不過,大幅度、大規模的停產,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另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是2016年市場的主線。如果說房地產與基建更多的是影響化工鈦材需求,那么對于板材來說,汽車業與造船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需求端。對于造船業來說,雖然2015年造船量增速回升,但這種情形在2016年難以延續。 造船行業的歷史數據顯示,訂單增速的變動普遍提前于造船完工6—12個月,這體現的是造船的周期性規律。2016年
鈦材需求將進一步下滑,化工 鈦材需求下降5%,鈦板材需求下降8%。2016年鈦合金行業難以擺脫經營困境,鈦材總體需求將繼續下降,由于2015年年底 鈦材庫存相對較低,預計2016年一季度末會有短期的需求緊俏,現貨價格有望回升,但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