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航鈦業認為,在
鈦材行業過冬之際,鈦價格之前的短期上漲主要是超跌反彈的結果,同時蘊含著積極的市場信號——鈦合金業去庫存效果開始顯現。當前國內外鈦合金市場需求下降明顯。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的數據,2015年我國鈦材實際消費量約為6.68萬噸,同比下降4.8%,為199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隨著單位GDP鈦材消費強度的下降,需求還將下滑,預計到2020年我國鈦材消費量將降至5.97萬噸。同時,全球經濟復蘇曲折,國際貿易摩擦頻發,我國鈦合金出口高增長勢頭難以維持。
需求側偏空,
鈦價格的支撐乃至行情的提振關鍵在調整供給側,控產、減量勢在必行。從海綿鈦日產水平看,2014年一季度全國平均日產海綿鈦231噸,2015年一季度降至203噸,2015年12月上中旬約為198噸。從總量看,2014年全國海綿鈦產量8.2萬噸,同比增長0.8%,但增幅同比下降6.2%;2015年全國海綿鈦產量預計為8.03萬噸,同比下降2.0%, 為1982年來首次下降。由于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鈦價格指數屢創新低,鈦合金業陷入了越干越虧、越多越虧的境地。2015年 1至11月,大中型鈦合金企業主營業務虧損高達9.1億元,虧損面達50.5%。在市場低迷、虧損嚴重、資金鏈緊繃的情況下,不僅大批中小鈦廠干不下 去,就連大鈦廠也在減產、減員。截至2015年12月,我國
鈦合金行業關停企業達56家,涉及產能9600多噸。中鈦協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中旬,大中型鈦合金企業海綿鈦日均產量158噸,較上一旬下降0.65%。
隨著鈦廠減產、停產數量的增多,加上鈦貿商持續謹慎操作,鈦合金業去庫存進展明顯。中物聯鈦合金物流專業委員會編制的鈦合金行業PMI指 數顯示,2015年12月份,鈦合金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再度大幅收縮至25.5%,較上月回落9.7個百分點。該指數已連續5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下, 并跌至近28個月以來的最低。從鈦廠庫存方面看,2015年12月上旬末大中型鈦合金企業鈦材庫存143噸,比上一旬末減少0.28%,為當年以來的次低水平。從社會庫存方面看,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國內主要鈦材品種庫存總量為8萬噸,較前一周減少0.85萬噸,降幅為 1.82%。全國
鈦材庫存連續第12周下降,庫存水平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0.46%,已處于近6年來的最低水平。鈦廠庫存和市場庫存雙雙下降,表明供應 壓力得到有效緩解,鈦合金業整體“去庫存化”效果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