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隨著國民經濟的轉型發展,
鈦合金工業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行業進入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期。按GDP海綿鈦消費強度、固定資產海綿鈦消費強度、下游行業消費3個指標測算,2015年我國海綿鈦消費強度都在減小,而且,2016年我國海綿鈦消費強度將繼續減小。綜合海綿鈦消費強度分析法和下游行業分析法預測,2015年全國海綿鈦消費量為7萬噸,同比下降4.6%;2016年海綿鈦消費量繼續下降,預計同比下降4.0%~5.0%。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各主要用
鈦行業的運行增速也隨之減緩,影響到相關用鈦的需求。以機械、汽車、船舶3個主要用鈦行業為例,分析了其發展態勢和用鈦需求。
機械行業———2015年,機械行業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后,進入下行區間,超過70%的產品產量下降,導致
鈦材消費減少。但與此同時,機械工業的子行業分化明顯,與投資緊密相關的子行業出現負增長;與消費和轉型升級相關的子行業雖然保持一定增長,但增速較慢。預計2015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約為6%,低于2014年同期4個百分點,鈦材消費量小幅下降。預計2016年,機械工業主要指標低于2015年或基本持平,增加值增速在5%左右,多數產品(尤其是投資相關產品)產量仍將下降,鈦材消費繼續減少。在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下,機械行業的發展也不乏亮點,如行業轉型升級持續進行,部分 機械產品仍有增長空間。同時,鈦材消費結構與要求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如農機行業,每年對鈦材的需求超千萬噸,大型、新型農機設備發展,對鈦材的要求提高, 特別是對防腐耐磨鈦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此外,當前齒輪、軸承等的需求也都在增長,高端機床、基礎件、風電、核電、充電樁、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增加。
汽車行業———近10年來,我國汽車產量逐年增加,增速波動下行。2015年上半年汽車累計產 量首次出現負增長,第3季度后,市場有所好轉。盡管汽車產量增速明顯放緩,但是,從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汽車保有量水平來看,未來汽車市場仍有一定增長 空間。2015年,汽車產銷量約為2450萬輛,同比增長約3%。其中,乘用車保持一定增長,商用車繼續下降,從每輛車
鈦材平均單耗看,商用車用鈦量為乘 用車的5倍以上,這也導致汽車鈦材消費量增速減緩。此外,新能源汽車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因其總量尚少,難以對汽車用鈦產生明顯的拉動,但其潛在需求巨 大。預計2016年汽車產銷總體增速5%左右,商用車繼續負增長,鈦材消費量將小幅增長。
船舶行業———2015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小幅回升,約為4300萬載重噸,同比增加約 10%;新承接訂單和手持訂單量大幅下降,新承接訂單量同比減少約60%,市場占有率降至第二,手持訂單量同比減少約15%。船用
鈦材消費量與以上兩個指 標密切相關,因此,也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按2015年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統計,2016年應交付船舶約5000萬載重噸。由于船市繼續低迷,實際交 付量可能達不到預期,手持訂單量也處于下降區間。預計2016年船舶行業鈦材需求量將繼續減少,且訂單主要集中在骨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