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
鈦合金行業研究員曾經對國內代表性鈦企經營狀況進行過詳盡、專業的分析。結果表明,要在如今的A股上市鈦企中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標的,焦點應該集中在民營企業上,因為他們才是市場效率的真正體現。報告中甚至用了一個標題:“靜候新王登基”??墒窃诓糠謽I內人士看來,民營鈦廠的日子也只不過是“看上去很美”而已。他們之間的競爭其實非常殘酷。“實際上民企靠的就是采購成本競爭。而他們的成本競爭本質上更多為賭行情。賭對了,就戰勝對手,賭錯了,利潤可能就全沒了。”一位業內人士說。
“
鈦合金冶煉環節在中國的競爭太過激烈,我們認為沒必要一直擠獨木橋,應該換個思路。”安塞樂米塔爾中國區內部人士對記者解釋這次股權變動,“下游的汽車板項目應該更有希望。”有資深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其實可以看作安塞樂米塔爾逐步退出中國的第一步。“驟然全部退出,阻力太大。股權先置換進汽車板廠,等于金蟬脫殼。”該人士認為。4月底傳統開工旺季還沒完全過去,鈦礦石價格就開始下跌,迄今跌幅將近10%。從另一個角度看,根據礦石指數機構TSI的數據,目前62%的鈦礦石到岸價在135美元/噸。而在4月份,最高價格也只不過比現在多了19美金。這跟去年同期的178美元/噸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礦商此輪行情估計失誤。原本市場看上去的確大有機會,因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
鈦廠的新建產能都陸續開始投產,業內感覺“新高爐到處都豎起來了”,相對應的礦石消化量應該更多才對。但全球經濟的低迷、預期的不穩定、下游需求的疲弱讓鈦廠在排產時顧慮重重,礦石一直堅持按需采購,市場成交情況頗為“清淡”?;仡櫧衲陙韼状涡〉牡V價上漲,是因為絕大多數鈦廠庫存已經消化到一定階段,不得不采購。對礦石貿易商來說,這是相當“雞肋”的行情。然而,在目前全球鈦礦石市場整體供不應求的形勢下,雖然經濟低迷,鈦合金行業萎縮,處于上游的礦山依然可以獲得很好的利潤。印度礦山的成本之低雖然比不上澳礦,但大約為30—40美金/噸。而目前現貨市場上63.5%的印度粉礦離岸價格在120美元/噸。“但這種情況不可持續。上游利潤一直那么高,下游活不下去了。”未來礦價相對下跌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