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2%和7.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4和1.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和1.7個百分點。我們要抓住機遇,緊跟形勢,積極組織申報國家支持的相關項目,爭取行業在新時期有更好更快發展。在當前新形勢下,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任務,特別是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科技、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制造業,都需要大力發展
鈦產業。工信部今年繼續實施的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重點支持先進裝備、新型建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在重點方向上支持新能源光伏太陽能高效組件,釩鈦合金、高性能碳纖維T500以上等新材料。
2015中國鈦工業發展報告,報告中顯示,2015年,海綿鈦的產量同比下降8.5%,但產能比前兩年大幅降低了41.3%左右,僅為8.8萬噸/年,產能利用率為70.5%,這主要是由于海綿鈦的“去產能”過程已提前四年開始,而鈦錠的“去產能”過程稍晚二年,則是通過爐型的轉換完成的。根據24家企業的統計,2015年中國鈦錠的產能達到13.5萬噸/年,比2014年(12.4萬噸/年 )產能增長了8.9%,鈦錠的產能利用率僅為44.3%。2015年,由于國內經濟下行,國內鈦市場隨之需求放緩,海綿鈦和
鈦材的實際銷量分別為58567噸和37416噸,開工率不足,而且多數企業均處在中低端產品的定位上,產品趨同,競爭激烈,虧損面加大,僅寶雞地區就有180多家企業瀕臨停產或倒閉。鈦產業的健康發展要著力突破制約瓶頸。最近,有色工業協會協助發改委、工信部完成了“有色金屬工業穩增長、調結構、轉型升級、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和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不久,這些指導行業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就會陸續發布。針對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會有大量政策組合的支持,大家要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努力突破制約瓶頸。就鈦行業而言,一是要堅持創新引領,著力補短板;二是要加快結構調整,著力去產能;三是要擴大市場應用,著力拓空間;四是要堅持自律自治,著力求共贏。
鈦行業的發展既要看到當前的困難,更要看到希望。鈦行業與原材料行業的整體情況一樣,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之后,目前我國鈦產業進入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困難時期,整個有色行業也是這種情況。雖然當前產業發展面臨很大困難,但與鋼材、水泥等傳統材料不同,由于鈦的綜合性能好,隨著綠色發展、高端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鈦不僅在高端制造領域具有擴展潛力,而且在很多傳統領域具有替代可能,市場的臨界點并不是飽和點。這正是行業發展的希望所在。
當前,受宏觀經濟的影響,鈦產業不可避免也遇到結構性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經濟效益下滑等普遍性問題,而特殊性問題是鈦產業還沒有找到一個規?;瘧玫耐黄瓶?,擴大鈦的終端應用是鈦產業面臨的核心問題。鈦鋯鉿協會提出要求,希望鈦協會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鈦產業與下游領域通過產業融合,實現上下游對接,讓更多更好的
鈦產品在下游得到廣泛應用。希望鈦行業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去迎接鈦產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