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鈦行業大的周期輪回都和航空業的冷暖相關。過去的近40年間,鈦價格的每次大幅上漲或下跌,主要都是由商業航空需求的變化引起。在近40年鈦市場的19次重大事件中,15次是需求面引發的,其中11次是商業航空需求變化引發。東方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徐建花認為,本輪航空業復蘇回暖必將帶動航空鈦材需求的大幅增長。全球專業航空預測機構最新預測顯示,盡管未來兩年全球商業飛機交貨量增長平穩,但單位用鈦量高的雙通道飛機增速顯著,尤其是2011年將大幅增長37%。由于航空業備貨周期一般提前6-18個月,因此徐建花認為,隨著大型寬體飛機試飛成功,以及未來兩年投產的加速,航空用鈦需求的回升指日可待。
2月25日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在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方面,工信部今年一個重點任務就是要啟動實施飛機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軍用和民用發動機產業有望迎來巨大市場需求,這給高溫合金尤其是鈦合金等配套材料產業發展將帶來新的機遇。此外,徐建花還表示,航空業鈦材的去庫存化正接近尾聲。一方面,盡管近兩年航空訂貨量大幅下滑,導致航空用鈦需求回落,但全球商業飛機交貨量仍維持高位,甚至略有上升。工信部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示,圍繞工業強基、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等五大領域,分別制定了2016年工作計劃,文件正在會簽中,不久將公布。另外,工業強基工程方面,重點面向30個至50個標志性產品和技術來解決一些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原材料和技術基礎缺失的問題。早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首次將航空發動機項目寫入,提出要實施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加大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力度。國務院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十大重點工程,其中排名第三即為航空航天裝備。規劃要求突破高推重比、先進渦槳(軸)發動機及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技術,建立發動機自主發展工業體系。作為一個跨度十年的規劃,被列入重點突破工程的項目,后續還將獲得系列政策扶持。
目前,航空業包括商用航空和軍用航空的用鈦量占全球鈦需求的一半左右,且航空業的運行呈強周期波動的特征。在地區需求結構方面,歐美航空業用鈦占全球總需求的近70%,亞洲地區鈦消費則主要集中于工業和體育休閑,航空業占比不到20%。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航空發動機對鈦合金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提高,嚴重依賴于材料技術的發展。在國家安全戰略和國產化替代的推動下,今年對“兩機”重大專項的啟動實施,將助推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進一步發展,給鈦合金等材料產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