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寶雞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頻出“組合拳”。21日下午舉行的寶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對這一改革進展通報稱,截至2015年底,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86 億元,同比下降7.67%,但實現利潤總額41億元,同比增長1.53%。市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291億元,同比增長10.31%;實現營業收入 565億元,同比下降10.29%,但實現利潤總額17.5億元,同比增長3.28%。
“
鈦合金、機械等傳統產業資產占比超過三分之二,且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滑甚至部分行業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為不易。”寶雞國資委主任在發布會上說。將經營性國有資產拿到陽光下監管,才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市政府印發的《推進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工作方案》,去年,市國資委對準備納入統一監管的省屬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根據要求,符合條件的要全部在2016年6月底之前納入統一監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明確了化解過剩產能的總體思路和路線圖。寶雞國資委近期組織對企業過剩產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目前涉及產能過剩的主要集中在機械、
鈦合金兩大行業,存在產品成本倒掛、庫存居高不下、企業效益大幅滑坡、財務風險加劇等突出問題。今后寶雞會將去產能與虧損企業治理相結合,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分類施策,針對產能過剩行業中的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制定產業重組方案,關閉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轉型發展一批。
“這里邊60%是虧損企業,‘僵尸企業’戶數較多,嚴重資不抵債、停業停產、吊銷營業執照等不具備正常經營條件的有150多戶,需要清理注銷。”根據摸底情況制定的方案大致上分為“三個一批”,即,按照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 整要求,對資產規模較大、質量較好的企業,列入“整合發展一批”范圍,以其為主體重組整合其他企業,分別組建或改建企業集團;對具有一定資產和經營能力, 未列入整合發展范圍的企業,按照產業相近、業務相關、優勢互補的原則,將其國有產權劃入省管一級企業,由省管一級企業進行重組整合或按市場化原則進行資本 運營;對嚴重資不抵債、停業停產、吊銷營業執照等不具備正常經營條件的企業,其國有產權不再劃轉,由主管部門另行提出處理意見,進行清理、關閉、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