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攀枝花釩
鈦資源綜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釩鈦(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認為,目前我國鈦業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條件和機遇,
鈦材發展將助推我國制造業升級,應集中資源搶抓歷史機遇,引領新一輪結構材料革命。本次會議預計有200余位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的代表參會,包括國內及國外采購商、生產商、貿易商以及設備供應商等。
2015年4月,在武漢召開的海洋用鈦會議上,中國工程院周廉院士說,海洋用鈦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我們在海洋用鈦上缺少很多試驗數據。不同區域、不同深度的海水腐蝕程度不一樣,我們缺失實驗數據,缺失對鈦產品應用上的深度研發,這也是今年將多次召開海洋用鈦方面研討會的原因,提議希望國家成立專門的海洋用鈦研發中心。2015年5月,筆者在寶雞鈦會上聽中國科學院曹春曉院士、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的鈦分析報告得知,鈦產業前景光明,但中國鈦產業在高端產品研制方面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干勇院士對筆者說,鈦產業應該建立自己的大數據平臺,拓展應用領域之間的相互融合、互通信息、共同攻關,這對提升鈦材產品的高端化將會產生積極作用。
2016國際鈦原料大會將于5月25日~27日在江蘇南京召開。本次大會由瑞道金屬網主辦,本報支持。2015年我國
鈦礦供應量以及需求量首次出現雙下滑,鈦白粉產量也在近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末,我國提出的“十三五規劃”決心調整中國工業結構與經濟結構。而這一系列的變化將對中國鈦市場產生許多影響。為此,本次大會將圍繞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后出現的一些列變化,分析未來國產礦產量能否觸底反彈;在“降庫存,去產能”的新政策下,探討下游行業對鈦礦的需求是否會持續萎縮,國外礦山能否在國產鈦礦產量走低中尋得新的機會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