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鈦管生產企大多采用硫酸法工藝,硫酸法鈦管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會使濃縮加熱器加速結垢。據了解,堵塞換熱器,換熱效率迅速下降,影響連續生產。此外,廢酸還使生產能耗增加,濃縮回用成本提高,這些問題臨時困擾著鈦管生產企業。硫酸法鈦管也因此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雖然隨著可勁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控,國硫酸法鈦管在環保問題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但從久遠來看硫酸法鈦管的環保問題還是以后鈦白企業應重視的大問題。
達到并超過了產業化考核指標,采用該專利技術的示范裝置已在四川省卓越釩鈦有限公司勝利運行一年。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規范,有效提高了裝置生產效率和濃縮酸質量。該裝置生產的濃縮酸可替代局部原料硫酸回用于鈦管生產,生產出的鈦管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規范和歐盟RoHS指令規范。
硫酸法鈦管稀酸濃縮工藝雖取得突破性創新,但臨時制約硫酸法鈦管生產的環保難題有待取得突破性進展。記者昨日從成都千礪金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自主建設的硫酸法鈦管廢稀硫酸濃縮除雜循環利用產業化項目通過四川省科技廳鑒定,5萬噸/年鈦管配套濃縮回收裝置已完成一年的示范運行。
硫酸法鈦管廢稀硫酸濃縮除雜循環利用新工藝采用其自主開發的消除稀酸濃縮過程中雜質離子過飽和度的混酸工藝技術,據該技術的發明人龔家竹介紹。將大管徑石墨換熱器勝利用于鈦管稀酸濃縮,實現了設備國產化和裝置大型化。該工藝濃縮分離出的濾餅可用于硫鐵礦摻燒生產硫酸,含鐵渣可直接作為煉鐵原料,已經有效地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