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資料顯示,
鈦是一種金屬元素,灰色,能在氮氣中燃燒,熔點高。純鈦和以鈦為主的合金是新型的結構材料,主要用于航天工業和航海工業。鈦金屬被稱為“第三金屬”、“全能金屬”,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化工、石油、電力、建筑等方面。攀枝花擁有全國93%、世界35%的鈦資源儲量,在實施“打造中國釩鈦之都,建設特色經濟強市”戰略進程中,積極進行釩鈦資源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在構建中國最大鈦化工產業集群的同時,打通鈦金屬產業全流程。鈦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飛機發動機壓氣機部件,還用于制造火箭、導彈和高速飛機的結構件。上世紀60年代中期,鈦及其合金已在一般工業中應用,主要用于制作電解工業的電極、發電站的冷凝器、石油精煉和海水淡化的加熱器以及環境污染控制裝置等。另外,七二五所建成的年產1萬噸海綿鈦項目,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鎂還原——蒸餾 ——電解聯合法生產工藝,實現了流程封閉、輔助材料循環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現已生產出合格的海綿鈦。作為鈦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目前,七二五所年產 5000噸鈦合金板帶材及板帶材制品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正在積極建設當中。
經過40余年的發展,我國成為繼美、日、俄之后第四個擁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國家。專家介紹,一個完整的鈦產業鏈,其主要構成產品是:海綿鈦(基礎原料)——鈦的熔鑄(鑄件)、半成品、鈦加工材(鈦板、鈦帶、鈦管、
鈦棒)——鈦部件與
鈦設備制造。雖然就全國來說,我國有完整的鈦工業體系,但是就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來說,目前國內只有寶雞具備了擁有整個產業鏈的條件。在寶雞市形成的完整的鈦產業鏈具有極強的產業穩定性和競爭力,技術和規模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陜西省下一步著力發展鈦產業具有重大推動意義。專家預測,未來3年至5年內,寶雞將以現有鈦產業為基礎,形成鈦合金半成品、精鑄鈦制品和鈦設備三大產業集群。屆時,這些產業集群將給寶雞這個鈦工業基地帶來50億元的年銷售收入。
從世界鈦技術的發展現狀來看,其發展趨勢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近凈成型技術,包括激光成型、精密鑄造、精密模鍛、超塑成型/擴散連接、粉末冶金、噴射成形等。
2、鈦的推廣應用,包括生物醫用鈦、汽車用鈦、建筑用鈦等。
3、鈦的低成本化制備、加工技術,包括海綿鈦生產、鈦合金材料設計及加工過程等的低成本化,這是鈦進一步擴大應用的前提條件。
4、大型優質鈦合金坯料制備技術,包括新型電子束和等離子冷床爐熔煉技術。
5、高效、短流程
鈦合金加工技術,包括單次冷床爐熔煉直接軋制技術,鈦設備帶連續加工技術生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