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鈦工業的過度投資問題也日漸突出,盡管我遭遇了2008~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除上述問題外2009年的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的產量雙雙下降,企業的效益大幅下滑,很多企業處于零贏利狀況,但在前幾年大幅投資的慣性作用下,2013年中國海綿鈦的產能達到123500噸,同比增長30.0%鈦錠的產能達到109200噸,同比增長7.6%中國鈦工業產能的過快增長,將造成業內的過度競爭,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任何企業在向鈦行業投資時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論證,注意對鈦行業投資的資金風險、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
中國鈦產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產業集中度不夠
2.上下游企業之間缺乏合作
3.鈦冶煉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4.鈦加工仍有重大缺項
5.依然存在需要發展中進一步改進完善。
去年國家內需宏觀政策的拉動下中國化工、航空航天、冶金、真空制鹽等行業用鈦有大幅增長,從而使中國
鈦制品的銷售量達到創紀錄的35636噸。特別是化工用鈦量已近2萬噸,成為中國用鈦的絕對第一大領域。國際航空市場的復蘇,也給鈦市場注入了利好因素。這一年里,去年又是一個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年。黨和政府提出了節能減排、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大政方針,這項政策對于產業的臨時健康發展,對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對鈦行業來說,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政策有兩方面的機遇,一是全社會的產業升級,對于作為新材料的鈦制品而言,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二是企業自身要更注重技術投入和技術進步,不時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能耗,減少三廢排放,才干在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得更大的發展。
中國海綿鈦和
鈦加工材的產能在慣性的作用下,另一方面仍在不時上升,其中海綿鈦的產能已突破10萬噸,達到103500噸。因此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上升緩慢,今后幾年恐仍呈這種狀態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的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去年中國鈦工業在國家撫慰內需和十大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拉動下,從總體上說得到繼續快速發展。但是繼續增長也積累了一些價格上漲的因素,特別是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更是輸入了外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