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文率領科室人員進行攻關,針對人體植入鈦棒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就這些問題解決了鈦棒曲軸和鈦棒脫出問題,一次手術即可完成矯形。更重要的植入患兒體內的內固定資料可縱向延伸,其脊柱仍能生長發育。改良后的脊柱內固定系統被形象地稱為“動態生長棒”不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醫療費用比激進矯形技術每例節省8萬至10萬元,這項效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脊柱外科主任王文軍教授剛做完一例脊柱矯形手術,近日手機鈴聲驟響:茶陵縣虎距鎮譚軍的父親,現在孩子終于挺直了腰桿,蹦蹦跳跳,今年9月就要到小學讀書了謝謝您這個救命恩人。
患先天性脊柱側凸,今年6歲的譚軍左右肩膀傾斜,肩胛骨后凸,脊柱變形,脊管還長了一個長達6厘米的腫瘤。今年3月初,譚軍被送到南華大學附一醫院治療,該院脊柱外科王文軍教授采用新的小兒生長棒矯形技術,為譚軍一次性完成矯形、固定,還利用顯微技術摘除了孩子脊管內的腫瘤。譚軍住院20多天,就康復出院了而且今后能正常生長發育。這是南華大學附一醫院在國內首創生長棒技術矯治兒童脊柱側凸第6例成功病例。
先天性小兒脊柱側凸在世界醫學界尚屬疑難問題,目前病因不明確。這種病影響兒童生長發育,使之成人后外貌體形嚴重畸形。激進矯形手術在矯正脊柱側凸的同時,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主要是上半身不能再生長發育,出現上半身短小的問題。而且用于內固定的鈦棒曲軸和鈦棒容易脫出,需再次手術進行修復。